30亿的电影映前广告市场,星火传媒要把这门生意做得更大

2016年影院的映前广告产值是30亿,初创公司星火传媒盯住了这块生意。这家公司的打法是首先将这个行业的“蛋糕“做大。

据统计,目前国内60%-70%的影院映前广告是处于空置状态的,原因在于品牌广告都在追逐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影院资源。另一方面,传统映前广告的人工投放模式,导致长尾广告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进行投放。

“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解决这个行业痛点,”星火传媒CEO林水洋对《三声》(微信ID:tosansheng)说。

 星火传媒去年用一整年时间建立了基于TMS系统的映前广告投放平台,不久前又启动了智娱3.0映前广告平台,现在广告主在线上就可以实现对影院映前广告的投放。

 这套平台的建立就是为了释放60%-70%空置率的映前广告,让中小商户广告找到投放渠道。

林水洋的目标是,到今年第三季度,这套投放系统能够被更多用户应用,“比如,你带女朋友去看电影,你可以录一段示爱视频来投放到你们看的那场,你也是长尾广告投放的一位广告主”。

2020年映前广告规模或达到200亿元

星火传媒CEO林水洋

数据显示,2016年电影院映前广告市场收入规模已达到30亿元。而在2012-2015年影院映前广告收入占全国电影票房的平均比重在5%左右,且增长稳定。在林水洋预计中,未来影院数量会稳定在一万两千家左右,以映前广告每年提升30%份额的情况下,2020年,映前和贴片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。

林水洋认为,影院映前广告一直是一个被疏忽的领域,电影院在成为主流休闲消费场景后,映前广告的价值将被进一步开发。而星火传媒的母公司抱抱堂,是国内优质的影院爆米花提供商,可以说“觊觎”这个市场已久。

林水洋是抱抱堂最早的投资人,他发现爆米花售卖的场所都属于年轻人的消费场景,他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能够实现流量变现。

“本身爆米花在线下是赚钱的,我们再去把这种自然的流量变现。这种分众场景目前还没有太多人真正做起来,星火传媒就是想做这种尝试。”林水洋对《三声》(微信ID:tosansheng)说。

实际上,目前国内运营影院映前广告的公司众多,分众晶视、晶茂传媒、影时尚和乐幕传媒等依托于大院线的公司,已经覆盖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规模。

没有院线背景的星火传媒,定位于第三方平台,看中的是映前广告空置率较高的影院,这些影院大都处于非一线城市,属于长尾市场。

消费升级和长尾广告

2012年-2015年影院映前广告发展数据

事实上,影院映前广告的商业价值一直有被业界忽略,这是覆盖年轻消费群体的一个重要渠道。

中国电影观众的构成,以80后和90后为主。在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赵小兵(抱抱堂&星火传媒投资人)看来,这部分受众是非常难得能够聚集在一起的,“我觉得不管是在移动互联网还是在PC互联网,还是在电视行业中,找到这个人群的代价都是非常非常高的。”

赵小兵认为,影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分众载体,只不过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商业开发。

林水洋则看到了广告投放“下沉”的趋势。“下沉”是今日头条、微博和微信等大生态级产品的共同选择,目的就是吸引和释放小品牌商户的长尾价值。林水洋以微博举例说,目前微博的品牌收入只有40%,另外代表长尾广告的中小商户广告则是60%。

非一线城市电影院广告空置率高,同时中小商户也没有方便的途径做投放。而林水洋就要是帮中小影院释放出这60%的长尾广告价值,增加非票收入。

他举例说,宝马、奔驰倾向于投一线城市的影院映前广告,但桑塔纳、江铃在三至五线城市卖得很好,也有投放需求。星火传媒目前更多的是做的后者的生意。

 过去长尾广告投放的一个难点在于,人工的投放效率太低,很难做到规模化。因此,星火传媒用一年时间开发了线上运营平台,智娱映前广告投放系统。作为全球电影映前广告联盟SAWA联盟在中国唯一的一家成员单位,星火传媒的广告投放系统标准参考了国际规范。

在林水洋看来,有了智娱投放系统,影院的消费场景就是一个超级大的App,“去年的票房在460亿,差不多覆盖不到14亿的观影人次。”

星火传媒要做的就是在这个App上面,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。